之前看科普,我国的亚洲象一般来说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、普洱和临沧一带,数量大约300头左右。
其中像普洱的野象基本都是近几十年从西双版纳迁徙过来,常年游走于西双版纳和普洱之间的。
事实上,这个“野象旅行团”从去年3月就从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出发,一路北上行走500多公里,横跨半个云南。
这群亚洲象还有名字,叫断鼻家族,听说是因为有一头小象鼻子受伤过,因此得名。
根据象群途经的墨江县、元江县和石屏县的新闻报道,20年3月从西双版纳出发的时候是16头。
之后象群沿着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迁移北上,常在思茅区倚象镇、宁洱县区域活动。
这个画面中可以看到一头刚出生的亚洲象幼崽躺在两头成年象下面,两头成年象还不时用鼻子往身上扬起尘土。
据当地新闻,4月16日傍晚,玉溪市元江县迎来了17头亚洲野象。(墨江县那会还是18头,估计有一头没跟来。)
从森林来到农田和村庄后,象群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,原来在森林里吃象草等低热量的植物,而来到农田后,天天可以吃甘蔗、玉米、水稻等含糖量高的经济作物。
对此,当地村民表示,虽然心疼,但是很理解,看大象跑山上没吃的也心疼它们。
还有种火龙果的大叔说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野生象群,很高兴,欢迎他们吃火龙果,不会生气。
据报道,短短40天时间,该象群在元江县、石屏县共肇事412起,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,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。
误入城镇的该象群共有15头大象,其中成年雌象6头,雄象3头,亚成体象3头,幼象3头。
5月25日,收到象群在峨山县街道出没的消息后,当地相关部门利用投食方式引导,并用大型车辆机械封堵外围道路,防止野象伤人。
在大维堵小寨组,又由于“醉倒”睡过头而脱离象群。小象醒来后便在大维堵小寨组附近开始了“自由行”。
据专家推测,可能是因为头象经验不足迷路了,3头老象见势不对立马原路返回墨江县…
有网友猜测老象回去前或许也跟头象打过招呼,但头象认为自己没领错路,就分道扬镳了...
所以现在情况可能是这样:年轻头象迷路,懵懂小象喝醉,无语老象回家……一路走走停停吃吃喝喝祖国买单。
但是越往北,海拔约高,食物越少,现在专家其实挺头痛该怎么解决引导它们回去栖息地的问题。
目前这群15头野象离昆明市晋宁区已不到50公里,离昆明城区仅约100公里。
就。。。谁也没想到,这么一路“打家劫舍”走走停停,居然不知不觉北上逼近了昆明!
一路围观这次迁徙的云南网友也觉得不可思议,这条微博写得很详细了。(云南网友:这下出门骑大象解释不清了)
据5月29日昆明日报消息,云南省林草局将与相关部门采取措施,引导象群返回原栖息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