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巧设作业品名著 分层实践提素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《草船借箭》作业设计
作业的设计和实施的质量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尺度,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。学生只有通过认真完成作业,才能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,发展思维,调动主动性,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。双减政策下的作业改革,目的就是让学生跳脱出封闭的环境,减少大量单调,重复低效的作业负担,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聪明才智,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,真正将学习融入生活。
本单元以“走近中国古典名著”为主题,编排了四篇课文:《草船借箭》《景阳冈》《猴王出世》《红楼春趣》,还安排了口语交际“怎么表演课本剧”、习作“写读后感”和“快乐读书吧”,语文要素是“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”。意在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,品味精彩故事、领略人物风采、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,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,初步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,并进行延伸阅读。
4.借助资料了解三国时代的一些历史背景,理解故事内容,感受人物形象特点。
我们结合单元整体编排的意图与特点,选择巜草船借箭》为例,体现大单元教学理念,进行作业设计。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、接受能力、思维能力等个体的差异,采用读、猜、搜、写、画、演多样化作业题型,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主动作业,深度学习,爱上语文,爱上古典名著。用心设计,发展兴趣;学科设计,提升素养;多维设计,链接生活。
1.读一读、看一看:寒假期间,学生阅读《三国演义》现代文版,观看电视剧,了解三国故事。
✱设计意图:学生利用寒假时间读《三国演义》,初步了解历史背景,认识历史人物,熟悉历史故事,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。
✱设计意图:作业的布置要尊重学生的个性,既要关注潜能生和中等生,布置以基础为主的题目(如必做题中的1、2题),又要关注优等生,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做更高层次的作业(第3题猜一猜、第4题复述故事作业),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。
搜集《草船借箭》中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,选一位自己喜欢的三国英雄,为他设计一张名片:名片上要画出人物的画像,再附上一段性格、事迹介绍,或用一两句话来评价这位三国人物。
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和资料搜集,抓住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物关系、性格特征、相关历史故事等方面的内容画一张思维导图。
设计意图:人物名片和思维导图以图文并重的形式,使语文课程和美术课程相融合,既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,又理清了名著脉络,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、实践能力,协助了学生逻辑和想象的平衡发展。
设计意图:让学生学会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和感悟,运用联想、想象、质疑、思考、探究等方式,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,并清楚地表达出来,深入地理解故事,感受人物特点。
设计意图: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段特点,让学生自编自导课本剧,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目光,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。课本剧的排演,使学生更亲近名著,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。课本剧指引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,经历一场由阅读到课本剧、由课本剧再到阅读的循环旅程,让学生得法于课内,得益于课外。
在认真阅读《三国演义》的基础上,把书中的主要内容、经典故事、部分精彩语句以及自己阅读时的感受,内化成自己的语言,和同学分享交流。
✱设计意图: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,让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,由阅读走向表达,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,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,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。
作业设计由易到难、由简到繁,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,适合思维和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。开放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,实践作业关注学生多元尝试。“复述故事我能行”“背景资料我会搜”“人物名片我会做”“读后感想我会写”“思维导图我会画”“课本剧目我会演”“名著交流我乐说”等个性化的实践探究作业应运而生,阅读名著的方法渗透其中。每一学生兴趣盎然,都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,自主选做相应的作业,乐在其中。如:“课本剧表演”这一拓展活动中,全班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,这项实践作业不仅让参与表演的学生过了一把戏瘾,品味成功的快乐,同时也让观看的同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,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,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,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评价能力,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,培养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;“名著交流会”属于开放性的题型,学生乐于表达,敢于表达,妙语连珠,绘声绘色。个性化的作业设计,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,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。
学生们绘制的思维导图各有特色,每一幅导图的中心图主分支层次清晰、关键词精炼准确、配合使用小图标、色彩鲜艳,吸引眼球。
孩子们的表演落落大方,语言流畅,清晰,情感流露自然得体,在原有故事上有合理的创作、改动,表演有新意 ,有感染力!
孩子们有创意,敢想敢画。一张张精美的人物名片,惟妙惟肖,协调美观,色彩明丽。设计出的作品创意满满,个性十足,令人欣喜不已!
分享的过程中,学生们大胆和大家交流读书感受,分享读书的快乐,台上的同学妙语连珠,讲得绘声绘色,台下的同学聚精会神,听得津津有味。
孩子们有读有感,读感结合,以感为主,读得深,悟得实。能用总结性的话语概括书中人物性格,并能结合所读联系实际,反思自己,条理清楚,叙述流畅,真实具体,不错哦!
追求有效,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,是一种理想的境界,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、实践,去思变、提升,从而实现它!响应“双减”政策,优化作业设计,探究有效方法,我们愿以数倍耕耘,换来挑李满园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